□ 本報記者張蓓、楊國生
本報記者莊健
在傳統制造業中,員工的規模標志著企業的實力;然而,在過去,并沒有出現人潮涌動、火花四濺的勞動場景。機械臂安裝輪胎、智能涂膠機器人、汽車自動運輸。發動機、電磁驅動的軌道物流等機器自動運行,產品有序進入各個工序。數量有限的工人是技術人員,靜靜地監控著各種數據。
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和時有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,使得制造業和服務業以機器人替代人類發展迫在眉睫。近年來,按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“機械化替代、機器人作業、自動化減工”試點要求,濰坊高新區安全監管部門積極開展強化科技安全,建設一流本質安全企業,實現安全生產和經濟發展。有益的“雙豐收”。
據廠長陶中華介紹,科技強安全,既保障了企業的安全生產,又保障了工人的身體健康,對提高效率也大有裨益。的企業。為保障噴涂工人身體健康,投資5500萬元,配備28臺噴涂機器人。配備機器人后,噴涂崗位的工人將減少200人,工人不再直接接觸化學品,大大降低了職業病的發生率。不僅如此,噴涂車間生產線自動化設備率達到95%,涂料利用率從40%提高到55%,人均利潤提高10%,既保證了工人的身體健康,又提高了效率,對企業來說是雙贏的。選擇。
在全自動工廠中,不僅僅是單一的噴涂、涂膠,包括安裝、組裝、物流等,在建設之初,是以建設“智慧工廠”為基礎,定位于智能化、數字化、高端。機器人已經應用到方方面面,焊接、噴涂等關鍵工序全部由機器人操作,確保產品質量。
“智能制造應該說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線和主攻方向,是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項目之一,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國家對此非常重視。” 機械科學總院副院長單忠德表示,在剛剛完成的60萬臺缸蓋生產項目中,研發了機器人在鑄件清理中替代人工打磨,將粉塵密封在設備內,噪音小。減少。整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。
這只是濰坊高新區安全生產“機械化替代、機器人作業、自動化減工”和“科技提升安全”的一個縮影。
過去,工人干軋鋼材時自動噴涂生產線,由于都是手工操作,容易發生燙傷事故。近年來,濰坊特鋼集團實施“機械化換工、自動化減工”機械化生產,對設備進行改造更換,大大減少了員工人數。勞動強度降低了,安全事故減少了,大家的工作更加積極了。
濰坊特鋼集團投資5600萬元,對煉鐵、煉鋼等關鍵環節進行全面改造升級。高爐裝料、燒結等重要部位自動化率達到100%。所有高風險過程均配備自動控制和緊急聯鎖裝置。提高17%,降低人工消耗11%,噸鋼成本降低5%以上,物體撞擊、高溫燒傷等事故減少65%,效率提高15%以上。
不久前,高新區的另外兩家企業也嘗到了“科技強安”的甜頭。改進了鑄造用球化劑,提高了鑄件質量;建設了緩冷坑,提高了冷卻速度,提高了產品的收率。技術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兩家公司的效率和質量。談到這件事,兩家公司的負責人都對同一個人贊不絕口。正是在他的幫助下,這些公司改進了技術并增加了利潤。. 他們口中的關鍵人物,是高新區安監局剛招入的醫生左啟偉。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專業。對金屬冶煉操作、生產、檢測設備的使用有較深的理論基礎。和豐富的實踐經驗。
為讓“科技強安全”的道路更加穩固、走得更遠自動噴涂生產線,高新區安監局充分發揮冶金醫師專業優勢,聯合企業攻關技術難題,受益高新區機械制造、鑄造企業14家。同時,高新區安監局還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第三方中介機構,聘請專家、高級工程師62人,針對不同企業的癥結,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造措施。
“科技是第一生產力,也是推動安全生產的強大動力。科技能促進安全,科技能強化安全。” 高新區安監局局長姚克增表示,安全生產要敲響警鐘。新形勢下,企業必須腳踏實地。從新起點出發,走“科技強安”之路,在關鍵崗位、關鍵環節建設本質安全,構建安全生產防護網,實現安全發展。